Linux命令速查手册 pdf

Linux命令速查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Linux命令的基础知识、文件管理命令、资料查询命令、系统管理命令、网络配置命令和网络服务命令等内容,并用翔实的例子演示了每个命令的使用方法。本书适合所有从事 Linux相关工作的程序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以及 Linux初学者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Scott Granneman ,是一位作家、教育家以及一家小公司的所有者。他迄今已独自撰写七本著作,与他人合著两本著作。Scott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韦伯斯特大学的兼职教授,主要讲授各种互联网和技术课程。

目录

第一部分 shell入门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一切都是文件 
  1.2 文件名的大长度 
  1.3 文件名区分大小写 
  1.4 命名时不要使用的特殊字符 
  1.5 通配符及其含义 
  1.6 小结 
 第2章 命令行基础 
  2.1 列出文件和文件夹 
  2.2 列出其他文件夹的内容 
  2.3 使用通配符列出文件夹的内容 
  2.4 查看子文件夹中的文件列表 
  2.5 以单独一列显示内容 
  2.6 用逗号分隔的列表显示内容 
  2.7 查看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 
  2.8 显示文件的类型 
  2.9 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内容 
  2.10 显示权限、所有者等详细信息 
  2.11 以相反的顺序显示列表内容 
  2.12 按文件的扩展名排序 
  2.13 按日期和时间排序 
  2.14 按文件大小进行排序 
  2.15 用K、M和G显示文件大小 
  2.16 显示当前目录的路径 
  2.17 切换到不同的目录 
  2.18 切换到Home目录 
  2.19 切换到以前的目录 
  2.20 将文件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 
  2.21 将文件时间修改为想要的任意时间 
  2.22 创建新的空文件 
  2.23 创建新目录 
  2.24 创建新目录和任何必要的子目录 
  2.25 看看mkdir到底做了什么 
  2.26 复制文件 
  2.27 使用通配符复制文件 
  2.28 复制文件时显示执行过程 
  2.29 防止复制时覆盖重要的文件 
  2.30 复制目录 
  2.31 复制文件到其他目录以作为完整的备份 
  2.32 移动和重命名文件 
  2.33 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2.34 删除文件 
  2.35 使用通配符一次删除多个文件 
  2.36 删除文件时显示执行过程 
  2.37 防止删除重要文件 
  2.38 删除空目录 
  2.39 删除文件和非空的目录 
  2.40 删除难缠的文件 
  2.41 变更到其他用户 
  2.42 变更到其他用户,包括其环境变量 
  2.43 变更成root用户 
  2.44 变更成root用户,包括其环境变量 
  2.45 小结 
 第3章 学习命令行  
  3.1 使用man来查看命令的用法 
  3.2 基于命令的功能来搜索命令 
  3.3 根据命令的名称快速查找命令的功能 
  3.4 重建命令的man数据库 
  3.5 读取命令的特定man page 
  3.6 打印man page 
  3.7 学习info命令 
  3.8 在Info页面中导航 
  3.9 查找命令的可执行文件、源文件和man page的路径 
  3.10 读取命令的描述 
  3.11 基于功能查找命令 
  3.12 找出将要运行的命令的版本 
  3.13 小结 
 第4章 组合命令 
第二部分 使用文件
 第5章 查看文件 
 第6章 打印和管理打印任务 
 第7章 拥有者和权限 
 第8章 归档和压缩 
第三部分 查找资料
 第9章 查找资料:就这么简单 
 0章 find命令 
第四部分 环境
 1章 shell 
 2章 监视系统资源 
 3章 安装软件 
第五部分 网络
 4章 连接 
 5章 使用网络 
 6章 Windows联网

感悟与笔记

基础命令

ls

  • ls -R 类似于 tree,查看其下多个子目录的内容。
  • ls --recursive , 用法同上 , 在macos中没有这个用法。
  • ls -m 以逗号分割的列表显示内容
  • ls -a 显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 . 和 …
    . 代表当前目录, … 代表上一级目录,这两个隐藏文件在系统的每个文件夹中都存在,不能删除。
  • ls -F 显示文件的更多信息。具体会告诉你是文件还是目录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文件。
  • ls --color 使shell使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内容。 dircolors --print-database 了解系统为各种文件映射的颜色
  • ls -r 以相反的顺序来显示内容,默认使用 -l 是以文件和文件夹的字母顺序来显示的,添加 -r 选项之后,将以相反的顺序来显示结果。ls --reverse
  • ls -X: 按照文件的扩展名排序。例如将所有 .py结尾的文件分为一组, 对于.tar.gz 这样有两个扩展名的一般采用最后一个扩展名。
  • ls -t 或者 ls -tr 按照时间排序, 或者 ls --sort=time
  • ls -S 按照文件的大小进行排序
  • ls -h 用 K M G显示文件大小

touch

  • touch 将文件的时间修改为当前的时间
  • touch -a 只想更新访问时间 --time=access
  • touch -m 只想更新修改时间 --time=modify
  • touch -t 将文件时间修改为想要的任何时间
  • touch 创建新的空文件

mkdir

  • mkdir -p 创建新目录和任何必须的子目录
  • mkdir -v 查看创建的详细过程

cp

  • cp -v 复制文件时显示详细的执行过程
  • cp -i 在发生覆盖的时候给出预警。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通常不需要使用 -i 选项。
  • cp -R 目录和其内容都会被复制
  • cp -a 确保不复制符号链接的内容并且递归处理子目录

mv

  • mv demo ~/justtest
  • mv demo/ ~/justtest
  • demo是个软链接, 如果不加上 / 就是移动软链接,加上/demo就是移动软链家指向的目录。

rm

  • rm -rf 删除文件和非空的目录
  • rm 删除名称中带有空格的文件只要将其名称加引号即可
  • 对于删除文件名前面带 ‘-‘的文件,1是可以在前面加”–“, 它会告诉命令:跟在后面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作为选项,而是文件或者目录的名称。
  • 2是可以使用 ./作为路径名称的一部分,rm ./-demo.py
  • 3是尽量不要使文件或者目录名的首个字母为’-’

su

  • su 代表的是 switch user 切换用户,而不是 super user。
  • whoami 查看当前用户
  • su furuiyang 切换用户
  • su 切换用户之后,就会切换到用户在 /etc/passwd 文件中指定的shell。大多数Linux用户只使用默认的bash shell,所以我们不会看到有任何区别。
  • 虽然这时候我们切换了用户,但是使用的仍然是上个用户的环境变量。我们可以使用 -l 或者–login 解决
  • su -l furuiyang
  • su --login furuiyang
  • su 只是输入 su 的情况下相当于输入了su root,即有了 su的权限,但是非 root 的环境变量仍然存在。当使用 su - 的时候,不仅有权限,而且有了 root 的环境变量。
Copyright © 2021-2022 知识猫.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