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博文视点出品) pdf
内容简介
《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粗略的点子到具体的方案,要经历的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落实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硕士,点我达产品专家,前锤子科技产品经理、嘟嘟美甲联合创始人。在知乎累计有 280000 赞同,「产品经理」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虎嗅网、36kr、雷锋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媒体专栏作者。开有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 经历了许多产品的兴衰起伏,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与大家分享经验心得。
目录
第一部分 产品价值和用户痛点
第1章 点子与方案
产品模型:设计合理性
商业模式:盈利合理性
环境:拓展合理性
团队:实施合理性
成长建议Ⅰ
要点反思
第2章 找到产品核心价值
"解决问题"是产品价值所在
"用完即走"并不是不要黏性
确保产品真正解决问题
用超预期的方式解决
成长建议Ⅱ
要点反思
第3章 MVP与痛点
设计MVP
MVP方法
实现MVP
找到痛点
MVP不是不做产品模型的借口
成长建议Ⅲ
要点反思
第二部分 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第4章 深挖需求
基于场景深挖需求
从人性本质深挖需求
成长建议Ⅳ
要点反思
第5章 用户研究
问卷调查
用户访谈
可用性测试
数据分析
用户研究的结论
成长建议Ⅴ
要点反思
第6章 用户体验
可见原则
场景贴切原则
可控原则
一致性
防错、防呆原则
协助用户记忆原则
简约易读原则
容错原则
帮助和提示
灵活高效原则
恢复现场原则
关于文案
成长建议Ⅵ
要点反思
第三部分 产品管理
第7章 文档管理
产品经理要不要懂技术?
好的文档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档逻辑
成长建议Ⅶ
要点反思
第8章 需求管理
获取需求阶段
讨论和设计阶段
待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
复盘阶段
成长建议Ⅷ
要点反思
第9章 工作流中的管理
协作管理
流程管理
个人管理
成长建议Ⅸ
要点反思
第四部分 技巧和方法
第10章 处理问题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成长建议Ⅹ
要点反思
第11章 沟通
理解
表达
沟通的心态
成长建议Ⅺ
要点反思
第12章 成长
好项目+好导师
博采众长
素养
审美
善意
有趣
招聘
成长建议Ⅻ
要点反思
第13章 兴趣和热情
产品的责任心
产生兴趣
产品经理的自驱动
成长建议XIII
要点反思
后记
推荐书目
感悟与笔记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是:“我有一个 App 创意,如何将其实现?”关注的人非常多,因为大家平时都会有很多想法,也想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看能否做出一款可用的互联网产品。事实上,所有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点子就能支撑的,还要考察具体实现的逻辑是否清晰、方案是否可行。
在产品尚未成型、什么都没有时,作为产品经理要有建立在对市场和用户的理解上的雏形方案。在相对成熟的公司,也要清楚公司的产品是怎样从简单的点子和想法,借由基本的产品框架和定义成长为了当前的状态。这里提到的雏形方案,或者产品的框架和定义,可以称之为产品模型和商业模式。
产品模型涵盖的内容不仅是基本的用户需求,还包括整个项目的产品逻辑。这个逻辑试图证明的是:无论从用户角度,还是产品设计者角度,整个项目要满足需求这件事是可以运作起来的。例如考察大家在就医时需不需要挂号,这是很基本的用户需求。而考察我们在满足大家挂号需求方面,具体该建立怎样的模式,要跟医院合作吗?这些挂号跟线下挂号关系如何处理?用户在模式中如何受益?医生在模式中如何受益?整体的逻辑框架是否合理?这些都是产品模型要讨论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不是说产品要检验过后才知道是否可行吗?这句话也没错,但跟我们探讨的产品模型并不冲突。产品模型是整个产品的根基,探讨的是需求实现的逻辑,并没有脱离需求的范畴。如果纸上谈兵似地讨论产品模型都发现走不通,那就说明需求层面的所有问题也就没有解决好。在不同的阶段,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可行性的检验,这时的检验就像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思想实验”。
总的来说,在产品从 0 到 1 的过程中,最先要确定的就是关乎需求的逻辑是否在产品上、商业上行得通。
产品模型:设计合理性
对产品模型来说,首先要确定一件事:用户到底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问题:用户是不是有需求?你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让人失望的是,我听到的绝大多数“绝妙创意”的情况是,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的产品计划之后往往过度预期,认为自己的创意已经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觉得大事将成。我则完全没有理解——你说的道理似乎没错,但用户为什么要买账啊?
案例 1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聊他的主意,那是在一个创业咖啡馆里,人声鼎沸,来往路人都是互联网创业者或者投资人。他兴奋到脸色发亮、腮帮泛红,激动地跟我说:“我做的这个项目,是可以改变音乐培训的产品。”
我有点疑惑,便请他详述。他告诉我,现在的音乐培训还是停留在很传统的方式上,学校和求学者信息不对称,上课的很多流程信息化也做得不好,售后也没有保障,而且对这些老师、学生的社交也没有专属的平台。所以他要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这个平台上老师、学生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一个 App 解决掉所有的问题。
他的想法甚至已经落实到原型上了。他希望首页是学校的信息和活动,各种学校在这里做宣传,学生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第二个页面是课程页面,学生可以签到,教材可以做成电子的放到里面,提高效率,实现无纸化流程。第三个页面是演唱会和各种周边的音乐活动,有趣也有料。第四个页面可以做电商,大家在这里交易乐器。如图 1-1 所示。
他讲了很久他的方案,看得出他是很用心在想的。但可惜的是他说的这些问题存在、需求也可能是有的,但在产品逻辑上却一塌糊涂。于是我问:“那这样的话,你的学校需求点是在哪里呢?我作为音乐培训机构,为什么要入驻你这里,而不是 58 同城或者大众点评呢?”
他说了很多,比如这里是垂直领域的平台,可以做得更专业;我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在线打卡、无纸化教学,等等。我说:“你这个细想就很难成立。作为学校,需要的是更大的曝光率,而不会在乎你这边是不是垂直的。另外一点,学校对信息化的需求有多高呢?学校现在很需要无纸化教学吗?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是不是反而会降低效率?”
会员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I6AmKQy0CUcdyyWoaHjhg
提取码: ****** 查看
成为本站VIP会员即可无限下载。 请先点击百度网盘,看资源是否还在,不在请点击链接通知站长补资源。
资源标签点击标签可查看对应分类的资源